“未来能够取代香港经济地位的是广州”----台湾YST漫谈香港(转载)
说明,这是转载台湾YST 08年写的漫谈香港(2)香港经济的腾飞
很多人,尤其是香蕉华人,肯定不同意上述香港寄生中国的说法。让我们用一些简单的数字来说明。香港与九龙分别於1842年与1856年割让给英国,但是在1950年以前并不比中国沿海的大城市更繁荣,譬如天津与上海。香港真正的繁荣开始于50年代,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禁运与封锁,香港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唯一的窗口。但是由于中国主张自力更生,香港的繁荣在这段时间是有限的。香港经济真正的腾飞起於中国的改革开放。被西方封锁将近三十年的大陆,一旦政策从自力更生变成改革开放,需要从西方引进的物质是不得了的。让我们用数字来说话。香港的恒生指数1978年以前接近500点,1998年达到18000点,20年内翻了40倍。没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巨大的需求和西方国家在转口贸易的操纵,香港经济是不可能腾飞的。
(3)香港的明天
我们要问: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吗?答案是:不会,香港没有这个条件。地缘决定一切,香港未来必定被边缘化。香港的未来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。打算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香港的未来。
(4)香港经济的竞争对手
我们问:香港经济的腾飞(20年内翻了40倍)是正常现象吗?答案是:绝对不是。香港的繁荣是畸型的,是政治操纵下的气泡,这个被英国吹起的泡泡终归是要破灭的。我们再问:泡沫化的香港会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小渔村吗?答案是:当然不会。这正是中国的悲哀(the true sorrowof China)。好了,你一定会问: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了,它的经济竞争对手到底是谁?很多人都认为是上海,这个回答不全对。是的,上海已经部分取代了香港在中国金融界的地位,只等中国大陆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,上海很快就完全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。但是上海也只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,真正把香港全面边缘化的城市是广州。
(三)香港的边缘化
1842年以前,香港是一个小渔村。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,香港现在最可能的情况仍然还是一个小渔村。为什麼?因为香港没有成为一个商业大港的地理条件。
(1)商业大港的必要条件
一个商业大港的形成有很多条件,从定义上它自然必须是一个优良的海港,所谓优良的海港就是港阔水深,这是一个非常肤浅、谁都知道的道理。但是仅是港阔水深是不够的,夏威夷也是港阔水深,能成为商业大港吗?当然不能。一个优良的海港要成为商业大港,它必须具备一个条件,那就是拥有广大的腹地。什麼叫做腹地?腹地就是一片广袤的土地,上面有大量的优质人口与庞大的生产。其实重点就在「庞大的生产」这五个字上,「广袤的土地」与「大量的优质人口」不过是「庞大生产」的保证罢了。想想看,商业大港唯一的功能就是物流。如果一个海港没有庞大的生产作为腹地,就无物可流,那麼要这个港口做甚麼?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。福州与厦门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。为什麼?因为这两个港口都没有广大的腹地。福建多山,人口不够多,生产力也不够大,闽江流域太小又贫瘠,闽江口的福州没有什麼物可流。厦门是个孤岛,条件就更差了。这是为什麼福建人多往海外发展,因为家乡的自然条件不好但是出海方便。福州与厦门即使港口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。相反的,上海的天然条件并不是一个优良的海港,因为水太浅,1950年以前赴上海的大轮船都是停在江心,由小驳轮把客货运到岸上。但是上海有广大的腹地(整个长江流域的肥沃平原)、大量的优质人口(交大与复旦等一流学府)与庞大的生产(农产品、农产加工品、与各种轻、重工业产品),构成物流的充分条件。重要的是,现代的工程技术发达,人工港口不是问题。於是中共在东海的大、小洋山岛用人工开出一个深水港,然后修建一条32公里的跨海大桥,东海大桥,把洋山深水港与上海连接起来。即使没有洋山港,经过疏通开挖后的上海港(水深 8-9米)在2004年的吞吐量达到三亿八千两百万吨,首度超过多年来雄居世界第一的荷兰鹿特丹港,成为世界第一大港。但是兴建洋山港是有必要的,因为上海港已呈饱和而上海的物流量以每年20%速率在增加。洋山深水港的工程建设分五期,工程建设从2002年06月开始。第一期在2005年02月完工开港,第五期工程将在2020年完成。洋山深水港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港,洋山港的启用改写了世界航运的版图,直接影响整个东亚,譬如韩国釜山港的物流估计将减少30%。第一期工程完成后的洋山深水港:港口水深15米以上;码头岸线长度1600米;设计年吞吐量 220万标准箱;实际能力年吞吐量 350万-400万标准箱。
https://www.richdady.cn/xlsk/item-11.html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