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亚发2.2亿元补贴,何不雪中送炭
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,三亚市民又一次领到政府发放的“红包”,这一重民生的“广告”效应,可谓赚足眼球。5月5日,记者从三亚市财政局获悉,三亚市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当天启动,符合条件的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资金。本次补贴对象是具有三亚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,以及部分非本地户籍的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。
每人每月补贴60元,补贴6个月(1月-6月),即每人一次性补贴360元,共约补贴62万人,需发放补贴资金共22320万元。补贴人数众多,全覆盖,补贴资金也不少,2.2亿元,2013年,三亚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不过是67.5亿元,财政如此大手笔,自然令大家都开心。这不是三亚市第一次给全体市民发“红包”了,此前几年,三亚市已经多次给市民发放补贴。
这次发放补贴,就资金来源来说,是三亚市委、市政府在路线教育中大力克服“四风”弊 端腾出2亿元的政府财力,将政府腾出的财力用于民生,也是一种为民的表现。360元补贴,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?2011年,300元补贴相当于三亚普通市民10天生活费。
政府向群众发放补贴很平常,相比之下,其他地方大多是向困难群众发放补贴,三亚市的补贴是普惠氏的,人人有份。然而,争议也恰恰在此处。普惠氏的补贴,大家都开心,有限的资金却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。对于不差钱的市民来说,360元可有可无,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感受到多大的帮助,同样不会有多感激。但是,360元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就不是小事,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。
2.2亿元财政补贴该怎么发放,是用于补贴困难群众,还是全体市民均等享受,只要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,市民都不会有意见。在效用上,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,绝非平均分了那么简单。
2013年,三亚GDP是373亿元,其中旅游总收入233亿元,三亚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3.3:19.8:66.9,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2.3%。从中似乎可以看出,给全体市民发放补贴,一个重要原因是,市民直接受益于经济增长,可能并不明显。
2011年三亚市发放物价补贴,涉及到31.1万城镇居民和25.5万农村居民,基本上反映了三亚市的人口结构。2013年,三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460元,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95元。
三亚市居民收入并不高,一个重要原因是,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算太高,因此,财政收入也有限。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,花钱更需要精打细算,好钢用在刀刃上。多雪中送炭,少锦上添花。在2014年三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,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信息,去年共发放50万元以下的农民小额贷款4亿元,应对强台风“海燕”,安排1.46亿元用于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,环保基础设施还远不够完善,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方面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。花钱的地方并不少。把用于撒胡椒面的2.2亿元资金,用于民生缺口,效果会更明显,也更能帮助市民。(倪恒虎)
页:
[1]